雷速体育直播

字里行间 | 恃外不如善内
发布时间:2023-05-26 13:31:00 【我要纠错】 【字体: 默认 【打印】【关闭】

  周鑫

 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写《罴说》中讲到一个故事:楚国有个猎人,善吹竹笛,能仿百兽之音,以其诱捕野兽。刚开始,这个猎人吹出鹿音以捕之,结果引来了貙。猎人很害怕,于是就模仿虎的叫声来吓唬貙。貙被吓跑了,结果虎的声音又引来罴。罴来了,猎人技穷,遂为罴“捽搏挽裂而食之”。对此,柳宗元感叹,“今夫不善内而恃外者,未有不为罴之食也”。猎人虽以打猎为业,却无打猎的真本领,成为罴的食物固然可悲,然究其原因,却在于他一味“恃外”而不“善内”。

  内,会意字,甲骨文从“冂”,从入,本义是从外面进入内里。《说文解字》解释为“内,入也。从口,自外而入也。”引申为“里边”,与“外”相对。“善内”意谓修炼内功,从内里修养和提升自我。汉代刘向在《说苑·谈丛》中说:“不修其身,求之于人,是谓失伦;不治其内,而修其外,是谓大废。”王阳明也曾提到:“不假于物,多向内求。”意在告诉人们,与其寄希望于他人外物,不如内求诸己、强大自我,强调了内在修养和能力提升的重要性。

  善内自强,自强自立;恃外自弱,自弱自毙。人生在世,内里强大才能不惧风雨,安身立命,最根本的是靠自己的真实本领。一个人遇到困难时,如果不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克服它、排除它,而是幻想于外力,结果往往不如意。相反,依靠自己的才能和努力,把脚踩在坚实的土地上,就能体验到生命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悦。在明代侯方域《马伶传》中,金陵伶人马伶因学艺不精大败于李伶,想超越对方而向其讨教,但李伶又怎会倾囊相授?于是,马伶远去京师,苦学三年,长期深入生活,在观察模仿中提高技艺,演技大进,扮演的角色逼真传神,复出再次与李伶比试,大获全胜,李伶当场拜其为师。

  “恃外”不如“善内”,每个人必须有独立之精神。翻阅史书,先贤对此有清醒的认识。清人郑板桥三岁丧母,早年靠卖字画为生,他在《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》中希望弟弟“发愤自雄”,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强大有实力,以“立功天地”。虽然郑板桥身为小吏终其一生,但他依靠自己始终不渝的意志和顽强,克服一道道难关,实现了诗书画三绝的人生理想。在弥留之际,给儿子留下一张“不靠天不靠地,不靠祖宗靠自己”的纸条,也给后人留下了“靠人不如靠己”的教子良方。

  “人生万事须自为,跬步江山即寥廓。”做到善内,就要提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,亲力亲为之后,从内里修炼自我心性,让自己变得更加丰盈和强大,这样走出的就是广阔天地。苏东坡的一生,风雨飘摇、颠沛流离。面对一个个至暗时刻,他的内心没有被环境吞噬,而是不断地修炼自己,以内心的光亮去照亮生活之路。贬官黄州期间,一家的生计没有着落,他就亲自开荒种地,托人从四川老家捎来菜籽种下。没有地方落脚,他就自己搭建雪堂。苏东坡性格豁达,内心丰盈,在不同的境遇中都活出了至高的境界。

  外求不如内修。要站稳脚跟、立于不败之地,关键是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。对于党员干部来说,唯有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自我赋能、自我提升,不断进行自我修炼、自我改造,才能在需要之时挺身而出、成就事业。倘若靠别人、借外力来哗众取宠,只能在充满变数的时光里碌碌无为。

来源: 中国纪检监察报 (责任编辑:王佳茹)